心流文学>穿越小说>高科技军阀 > (二百二十七)“九?二八”惨案
    “少川所言甚是,对于学潮,政府还是要多以隐忍为上,”黎元洪说道,“不然,弄得民心尽失,便刚好中了苏俄和***的圈套。”

    黎元洪话音刚落,在会议厅里的人们,已经能够听到外面学生们示威的高喊声。

    此时,在一处离承天门广场不远的不起眼的小楼里,一个深目高鼻留着短卷发的俄国人正在翻动着一些文稿,他同样听见了外面传来的学生群众高呼的口号声,嘴角现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社惠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这个国家的获得了胜利的无产阶级既然剥夺了资本家并在本国组织了社惠主义生产,就会奋起的同其余的资本主义世界抗衡,把其它国家的被压迫阶级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在这些国家中发动反对资本家的起义,必要时甚至用武力去反对各剥削阶级及其国家……”

    “……‘用武力去反对’的典型样板,是我们在波兰所采取的行动。但我们不能在所有的国家里都采取一样的行动。我们的另外一种斗争方式,就是派出特别工作人员,在外国就地组建党的组织,借这些党组织在所在国内发动武装斗争,以实现列宁同志要求的‘力求使他们完全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目标。

    “经过我对中国国内形势的认真仔细的观察,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中国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们在发动当地的党组织活动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同中国合法政府打交道,寻找有实权的代理人。因为不管北京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它终归是中国的正式政府,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的同它建立正常的关系。”

    俄国人放下了手中的文稿,又取过一封俄文的来自莫斯科的信看了起来。

    “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都认为,在华代理人的首选是实力派的杨朔铭将军,因为杨将军在对南方作战取得胜利之后,对当地的农工有很多扶助的举措,表明他是同情农工阶级的。在中国的政治当中,他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人。他掌握着一支军队,有自己的财政体系,交通部门,南方的多数省份现在都投靠到了他手下,他是使孙逸仙政府垮台的重要原因。现在他的势力还在进一步的增长。伊尔库茨克局的同志也赞同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的看法。捷尔任斯基同志还分析了中国现有的实力党派以及他们各自势力范围、现有武装力量及所统治地区的人口等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杨朔铭将军目前占有最为有利的战略地位,并在人口稠密、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长江流域及沿海省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与各竞争派别相比较而言,杨朔铭将军的力量是最强大的,而且杨朔铭将军作为军事领导人所取得的成就为他尽一步扩大影响和加强实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局面,在中国工作的同志的首要使命,就是与杨朔铭将军建立联系。”

    看完这封信,俄国人叹息了一声,摇了摇头,将信放到了一边,他取过笔和纸,开始用俄文写起回信来。

    “同志们遵照列宁同志和捷尔任斯基同志的指示,已经和杨朔铭将军及其手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一定的接触,我们得出了一个遗憾的结论。和孙逸仙博士不同的是,杨朔铭将军并不愿意出卖中国的利益来换取我们对他的支持。他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对于外***和中东铁路的主权,不仅支持受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对待外***问题的立场,他还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坚持***属于中国。在***问题的整个喧嚣中,杨朔铭也在俄国所有的敌人的大合唱中提高了自己的嗓门,表明他在***问题上绝不讨好俄国。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支持北京政府对***的军事行动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没有他在武器方面的支持,北京政府很难作出这样快速的反应。”

    “我认为,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尽快推翻拼死捍卫中国领土主权的段祺瑞北京政府。想要永远的拥有唐努乌梁海和外***,跟北洋政权打交道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我们只能搞垮这个坚决不肯让步的政府。但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党员还不足四百人的中国党组织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应该使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在这个国家蔓延,从而阻止中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积极采取步骤强化对满洲、***和***的控制。”

    在写完了这封信之后,俄国人小心地在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这个名字,竟然是一个典型的中文名字:吴廷康。

    而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知道,吴廷康的真实名字:格里高利?纳乌莫维奇?札尔欣。他经常用的化名,除了吴廷康,还有魏金斯基,魏琴,卫金。

    此时,窗外的喧嚣声变得更大了。

    “多么美妙的声音啊!”吴廷康——魏金斯基感叹着,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暴风雨就要来了。”他自言自语的说着,象是在吟诵着某些诗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920年9月28日,18点20分,边防督办府。

    “打倒列强!打倒帝国主义!”

    “坚决废除不平等条约!”

    “打倒***贼段祺瑞!”

    “帝国主义分子滚出中国去!”

    坐在内厅里的段祺瑞听着外面传来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口号声,却并没有象在总统府开会时那样的生气,他平静地呷了一口茶,拿起了报纸看了起来。儿子段宏业则面有愧色的侍立在了一旁。

    此时的段宏业,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少年意气和挥斥方遒。

    “虽然说借日款的事你太过自作主张,但也并不算错误之举,况且,借日款我也是点头同意了的。你用不着这个样子。”

    段祺瑞注意到了儿子的羞愧神色,放下了手中的报纸,和颜悦色的说着,冲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在自己面前坐下。